內容介紹
目前我國超常兒童的研究和教育已歷經25年,《超常兒童心理學》初版的問世也已十幾年,對該書進行一次修訂在所必然。理由有三。1、這十幾年來,我國超常兒童的研究和教育有了很大發展,國際上這個領域也有了許多新的資料,因而教材應該隨之更新和發展,反映這個領域最新的理論和實踐成果。2、進入21世紀,國際上人才競爭的形勢更加嚴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①。在這新的形勢下,我國各類超常兒童(少年)實驗班必將顯著增加,而且在普通學校就讀的大量具有各種超常潛能的兒童也將要求適合他們需要和特點的教育。這將促使廣大教師和家長科學地了解超常兒童的心理發展和教育的規律,以便能及時地發現和有效地培養他們。3、心理學對特殊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研究相對少,對人的個別差異理論及有關的其他重要理論的探討也很不夠,而這些對社會實踐特別是教育等領域卻是非常需要,因此應該開展研究促進其發展。我國關于超常兒童心理現有的研究由于某些條件的限制,所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有許多問題還需要深入研究,把這些初步的成果寫下來,希望能為以后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作者簡介
查子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1952年畢業于南京金陵大學教育系。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展心理研究室主任、超常兒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超常兒童研究協作組負責人。從事發展心理和教育心理學研究40余年,進行過兒童數概念發展,兒童自覺紀律性、道德品質形成,智力落后等研究。1978午以來,主要從事超常兒童心理發展和教育研究,并曾主持與德國、美國及我國港臺地區兒童創造力等方面的跨文化研究。主編《兒童心理研究方法》、《超常兒童心理學》、《兒童超常發展之探秘》、《成長的搖籃一家庭高素質教育》等。參加編寫《發展心理學》、《中國心理科學》、《怎樣培養超常兒童》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